栏目导航
m6手机网页版登录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联系电话:
邮箱:
地址:
当前位置:主页 > m6手机网页版登录 >
优秀母亲教子感悟:教育孩子是完善自己的过程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3-11-21

男,17岁,现就读于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二。小学和中学一直就读于济钢鲍山学校,由于学习成绩优秀,2010年5月作为推荐生,被山东省实验中学提前录取。小学、初中、高中都被评为济南市三好学生…□,初中三年任学校学生会副主席,现任实验中学学生会安全部部长。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所以,很多家长都重视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杨凤霞更是如此•。她认为,孩子的兴趣点往往就是教育的支点★,家长要根据这个支点▪☆,去发挥孩子的优势,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往往会很自觉的去研究,从不觉得苦、累★▷,而且收获也会很大。小学时,有一阶段◆,杨震宁迷上了做化学实验,总要收集一些瓶瓶罐罐,把牛奶与碱面混在一起▼,把各种饮料和小零食放在一起,还有醋、油等等,混放在不同的小瓶中,有的还要加热▲◇,说是要培养什么细菌、微生物等…-。那一时期,家中霉味、臭味不断。杨凤霞真想把他的瓶瓶罐罐都扔掉,可她知道,孩子的兴趣,就像破土而出的小幼苗•,需要家长耐心呵护、引导,才能长成大树。于是,给他借来了初三的化学书,买来了几本有趣的化学书▼,爸爸开始给他讲一些化学反应原理。从此杨震宁迷上了化学,初中时就把高中化学全部看完◇□。

优秀母亲教子感悟:教育孩子是完善自己的过程m6手机网页版登录

不少家长都感到为了孩子付出很多:要花钱给孩子买这买那,要花时间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上辅导班等等。杨凤霞在教育孩子方面…,付出最多的是心思•。

杨震宁是个非常全面的孩子,各门功课都很优秀,数理化列年级前茅。他对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历史等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杨凤霞认为,是早期的启蒙教育为孩子的兴趣奠定了基础,开启了孩子的智慧之门•,使他对知识的渴求有无尽的动力△。我们看到,杨震宁的启蒙教育中有做家务、拼图游戏m6手机网页版登录、玩小电路积木板、饲养动物、种花种菜、培养微生物、做各种实验等等。

前两天同事聚会,同事5岁的儿子懂得的知识让在座的人惊异。小朋友会背《弟子规》,而且很会用,不时地用弟子规对在坐各位的所作所为进行点评,而且特别恰当▷▼。他的地理知识也相当丰富,智利、巴西位于哪个州,巴拿马运河是哪两个洲的分界线说得准确无误。有人问,孩子懂这么多是怎么教的?同事说,没有刻意教,平时孩子就拿地理拼图玩☆,没事的时候•○,教他读两句弟子规,不知不觉间,他就都会了。

“妈妈,你不上班,你班的学生怎么办★▲?”“是啊▷,心情好也要上班,心情不好还要上班,为什么不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呢?就像你的政治题•☆,高兴也要背,不高兴也要背□◁,也许高兴时记忆能力更好呢▪!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艰苦的努力过程,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最关键。”自此以后◁…,孩子就再也没喊过“烦死了”之类的话。尤其到了高中,我看到孩子有时作业特别多▲△,就问孩子会不会觉得学习很烦▲•,孩子总是笑笑说◆◁:“没有,我觉得学习还是很有意思的▷。”

在父母这种要求下成长的杨震宁从小在班级具有很高的威信,在学校的优秀干部、三好学生的评选中,他的选票数总是遥遥领先。“独生子女中不乏有学习中的佼佼者,但他们的自私、骄纵、冷漠▪•,都使他们享受不到优秀成绩带来的幸福感□。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幸福自己,这是我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在生活中,我引导孩子去感受这种幸福。丰富的知识储备能为追求卓越开启一扇便利的大门,而良好的品德能为自我发展开启一片广阔的天地。”杨凤霞说◇。

孩子在幼年、童年时,有大把的时间▼-,玩是主要任务,玩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教育-,更是启蒙,玩对了,孩子会受益终生。

杨震宁的母亲杨凤霞是一名小学老师,从教二十多年的她见识过无数的孩子◆,看到现在一些独生子女不愿意干值日、不做家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现象,她认为这不是小问题■,这关系到孩子责任感的培养,家长必须重视。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你的孩子,所以…,不能照抄照搬,但是•,有些思想和智慧却是可以学习的。

杨凤霞负责孩子的生活和语文数学的学习-…,其他的都由父亲来完成◁,父亲就像船长,在每一个关键时期…,总能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特别是杨震宁小时候的启蒙教育大多也是由父亲引导的▪。父亲和儿子一起拼图游戏■,锻炼孩子的耐心和推理;一起玩《大航海》游戏,丰富孩子的地理知识;一起和孩子玩小电路积木板,让孩子初步感知物理常识;一起饲养动物▼;一起种植辣椒、蒜、丝瓜等,让孩子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涉猎到。杨凤霞说▷,早期的启蒙教育○△,对杨震宁的初中学习有很大帮助=,使他对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历史等都很感兴趣。“尽管我是老师,被人认为很懂教育,但是,父亲的教育有他的特质刚毅、坚强、理性等等,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母亲替代不了的。”杨凤霞说。

在一篇教育智慧的文章中曾看到这样一段话:“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生活就开始因孩子而改变=◇,有些人变得出乎意料地好,有些人变得意想不到地糟•。孩子带领整个家庭一起成长,孩子成长的方向是长大□,大人成长的方向是父母★。我们期望孩子健康成长,我们自己也要有成长意识▼,父母是学着做的△,不可能一开始就会=●,不可能很快就会,做父母的本领要慢慢练就。有了这样的成长意识,才不会患得患失、自怨自艾。所以•,我认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就是与孩子一起成长。”

对于刚上学的孩子来说…,责任感从哪里着手培养呢?杨凤霞的主张是•★: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杨震宁刚上一年级时,老师要求家长检查作业并签字□,杨凤霞都是只签字从不检查作业的对错。杨震宁有错题后就回家哭诉□△:“妈妈◁…,你为什么没检查出我的错题,别的小朋友都是100分。”杨凤霞对孩子说:“作业是你的▼,不是我的◆,你要对自己的作业负责。”几次哭诉无果后,杨震宁学会了自己检查作业,也能在考试时认真检查试卷,好的自查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责任心也从这里开始孕育☆▪。

儿童期是兴趣。杨凤霞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自己想学,而达到这个境界只有一条途径:兴趣。如果孩子对那一学科有兴趣,就可以激起他对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孩子兴趣的产生往往是在小时候。例如孩子喜欢数学◆▽,她就经常给孩子出一些生活中的智趣题,与孩子一起玩24点游戏等,既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又提高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所以□,家长要有慧眼,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要有慧心,知道哪些启蒙对孩子的成长和人生有益。要有耐心,和孩子一起在他(她)的兴趣里流连,帮助孩子扬起兴趣的风帆▪☆。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取得成绩=▲,孩子在学业或者某方面比较优秀▽▼,父母和孩子肯定有不为人知的努力和智慧,我们想通过教育个例和故事,来发现他们的做法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给有家庭教育困惑的家庭一些启发。

不少家长觉得跟孩子沟通难◆▽,一讲道理,孩子就反感。杨凤霞说,家长跟孩子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不能发现问题就说,要用点“心计”。

幼儿期是启迪●▼。例如◇:在数感方面…△,从孩子很小就有意识的培养,在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每次抱孩子上楼,都要数数,从一楼数到六楼;给孩子吃东西,也数着个数给他,就这样孩子喜欢上了数字◁•,喜欢上了数学。

在当今社会,很多父亲忙于工作,忙于应酬,顾不上教育孩子▲,在杨震宁的教育中,杨凤霞夫妻分工不同,共同上阵。

她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段时期孩子放学回家就喊“烦死了,又要背政治”“烦死了■,作业那么多”。我想他带着这种心态去学习,学习效率一定很低,压力也会很大-★,怎么办呢◆■?有一天○▷,我下班晚了☆,回到家就坐在沙发上休息,孩子放学回家,看到我就问:“妈妈,你怎么没做饭啊,是不是不舒服=▷?”我就说:“烦死了▼◁,学生不听话◁,工作又太多▽▽,明天不上班了!”

不少家长感到教育孩子是一件难事,有一位妈妈感言:世界上最不容易做好的事就是教育孩子。杨凤霞觉得教育孩子最难的是做好自己。她说:“中国有句古话: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孩子的眼睛就像摄像机,记录着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不必刻意地观察,就感受到大人太多的态度,不必刻意地学习,就模仿了我们太多的言行。所以▷,教育孩子最难的是我们做家长的该怎样规范好自己的行为,我们必须小心,必须考虑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孩子从我们的行为中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就是重新审视自己的过程◆,也是完善自己的过程。”

少年期是自信和目标◆☆。初中和高中,兴趣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让孩子有自信、有目标,并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这个时期她就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因此●…,从杨震宁六岁开始,就让他承担家庭的一部分劳动,必尽的家庭义务是扫地和倒垃圾。上学后,周六周日帮助大人准备早饭。从一开始的下面条、蛋炒饭、煎馒头片、煎鸡蛋,到现在的蒸饭、炒菜、包水饺等,杨震宁都不在话下▪。杨凤霞对儿子说:人是要生活的,连自己的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幸福生活▽?还谈什么为社会做贡献?

中国的教育现状,使很多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在一些家庭里,“成绩是考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只要孩子学习好,家长什么都可以满足孩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原则。杨凤霞教育孩子的原则是◁:必须做个好人,要诚信、有修养、尊重别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Copyright © 2007-2021 米乐m6平台官方版网 Power by DedeCms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