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就是针对某一主题深入专门地边阅读边研究边思考•,带着问题读,带着思考读□▲。例如读《资治通鉴》,不知读了多少遍,而且还在书中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有研究、有思考、有评论,并能通过研读产生新的思想☆▪。
——读书可以拓出生命的深度,令人与道同行和拥有智慧。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的故事名传千古▪●,他的儒学思想成为中国人哲学智慧的核心,正是孔子生命的深度和与道同行的智慧□◁,使他成为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两千年。
——“悟读”。就是读书的时候深刻地去领悟和感受▷▪,特别是受书中内容和思想的影响=●,使自己对人生、对生命、对事业有了新的体悟、领悟和理解▲▪,并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智慧思想。读书有悟,说明读书已促进了理论的提升、智慧的启迪和思想的升华,是读书的一种很高的内在境界,王阳明龙场悟道就是很好的例子。
习在2020年4月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启动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通过读书学习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这既是新时代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内在要求,也是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的重要举措。学习贯彻习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政协开展政协委员读书活动和沈阳市政协建设“书香政协”的要求,我将自己多年的读书心得加以整理★,与各位政协委员共同交流•,希望把读书所得转化为履职本领和工作成果■,不断提升思想素质、智慧水平和履职能力,做一名优秀的政协委员,不负政协委员的光荣使命。
——“精读”,就是选择一些经典的著作文章精细化阅读。这种读书法适合于读好的作品、含金量高的作品和经典的作品。例如读《论语》,只有逐字逐句地精读,像牛反刍一样☆,仔细研究品味,才会真正学深学懂每一句话背后深奥而浅近的哲理和思想。
我生长在辽西北的一个平原乡村,父母都是乡村教师。在童年的记忆里,每当吃过晚饭,全家人就围坐在两盏带玻璃罩子的煤油灯旁◁,爸爸妈妈备课、批改作业○▽,我和姐姐弟弟写作业▪,写完作业就挤在一起读《儿童文学》《儿童时代》,还有《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小人书。后来就不知不觉迷上了读书,每天只要拿起书就放不下=●,每次吃饭几乎都要被爸爸瞪着眼睛凶巴巴地“熊”到饭桌上,一边心不在焉地吃着饭★,一边心里还边想着书里的情节或人物,甚至有时眼睛里还含着泪水,因为书中的故事已经融进了我幼小的心灵•■,成为孕育我丰盈精神世界的文化DNA。
——“速读”。速读又可以称为概读、略读,就是挑主旨句或精华段落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不重要的地方一目十行,也可能翻书跳读,读完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这种读法适合含金量不高的书,或适合选择书籍时的前期浏览性阅读,能够在有限的时间汲取书中更多的精华信息◇☆,或者确定该书是否适合自己深层次阅读。
——“诵读”▲●。就是带着感情和节奏、语感出声地朗读、吟咏。适合阅读诗词歌赋、散文、经文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可见●▼,朗诵能够培养语感、加深印象、提高理解、产生自信□。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画的诸子百家系列漫画享誉海内外,使中国传统的国学文化以漫画形式传播到全世界=▽。而他取得巨大成绩的秘诀,源于他读过的3万余本书籍◁■,以及每次作画前都花大量的时间研学画中的故事及其文化内涵。
《庄子》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就要学习这些古圣先贤和伟人、哲人、名人=,树立努力读书学习的理想,养成终身读书学习、读以致用的习惯,不断增长人生智慧的“十度”★★,切实提升自己的心性修为、综合素养和履职能力,在参与中国领导的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团结凝聚界别群众等各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不负政协委员的光荣职责和使命。
——“多读”。就是能多读书、博览群书。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所以读书要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实现读书益智、读书明理、读书养志、读书增慧。
——读书可以明晰人生的志向、理想和生命的向度。周恩来少年读书,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心学大师王阳明十二岁就明确了“读书做圣贤”是“人生第一等事”的人生理想。这些伟人或先贤都从书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正确方向▷。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早年科举中多次名落孙山,但他坚持每天读书十页、读史十页▲,一生无一日不读书▲•,当时流传一句话“李鸿章精不能欺,左宗棠威不能欺▼■,曾国藩诚不忍欺”,其做人的厚重可见一斑。
——读书可以校准做人做事的尺度▪△,养成谦敬睿智的心性和品格=▽。任正非读大学的最后一年正逢“文革”开始▷▪,他不受外界环境所动,把应修课程全部学完,还自学了三门外语。任正非创办华为△,只占1%的股份,面对有人担心他会因此被人赶下台的关切,任正非回答,“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说明华为成熟了”。何等的豁达与自信!
——读书可以提升生命的气度,使人长养浩然之气。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习尽管公务繁忙…,但还是坚持“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2014,习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听读”。听读就是听别人读书◆★。晚年因为眼睛白内障看不了书-☆,就让身边的工作人员读书给他听,逝世的前一天从昏迷中醒来▽,还让人读书给他听。现代人工作繁忙,但是可以在做家务、散步等业余时间通过喜马拉雅、樊登读书等APP听读,也是适应现代生活、提高读书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通过坚持多年的读书和学习思考,我总结出“十三读”的读书建议,与各位委员一起共勉。
——“践读”=。就是把所读书中的正确道理转化为行动,真正按照书中所讲的道理去体验和实践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智慧水平和生命价值-,实现知行合一、读以致用,是化读书所得智慧为实践、创新的读书“真谛”,因此,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也应该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复读”★。就是重复读一本书,一般是在不同时间段多次读同一本书◇▲,这适合读经典中的经典或自己特别喜欢又特别受启迪的书。因为每个人不同时间段的理解力、思想、心态、经历、关注点不同,因此不同阶段对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领悟□•,往往会通过复读收获更大的感悟▷=。
——“渴读”•▽。就是读书的意愿强◁,如饥似渴▽☆,发自内心地爱读书、喜欢读书◁○,这是读书的动力△•。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子劲儿。”
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酷爱读书,无论多忙每天晚上睡之前都会看一个小时的书。近年,当记者问他如何看待自己在世界富豪榜排名有所下降的事,他回答,这不是我关心的,我现在只关心有生之年还能为社会再做点什么。这就是书香浸润的心灵◇,唯有奉献社会才得心安…。
创造出《海燕》《母亲》《我的大学》等大量有影响作品的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他幼时到处借书读,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将自己仅有两年小学文化的薄弱基础提升到世界级文豪的高度。
从普通人的角度而言,读书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从政协委员的身份角色而言▪,读书是我们必做的功课。无论是从提升生命价值的角度,还是从增长政协委员智慧能力的角度,我们都应该努力读书,汲取人类智慧的结晶。
——读书可以提升人的思想格局、境界和生命维度。嗜书如命□…,终其一生都在读书,寻求新知■…,手不释卷,学以致用,勇于实践,读书的智慧和思考的理性结晶成为了开国定邦的思想体系▽,使他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勤读”△◇。就是每日不辍,养成读书习惯▷★。凡事贵在坚持■,读书也如此★▽,宜常读勤读▲,忌偶然翻阅但一曝十寒。可以为自己每天规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读书,哪怕每天只读20分钟或半个小时,久而久之,也会智慧增长、满腹经纶。
通过读书=,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打开了看问题的眼界和视野▲=,增长了生命的质感和厚度,书籍为我能成为一位善思考、肯担当、有爱心、乐奉献的高校教师和一名“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市政协委员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读《论语》●,熏陶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德之美●;读《道德经》,理解了大智若愚、上善若水的辩证思维▷▲;读《周易》●,懂得了宇宙万物变动不居、变中不变、以简驭繁的“变易、不易、简易”的基本规律,增长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生智慧;读唐宋诗词▼▷,会被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千古一叹引发自己对宇宙、对人生的思索和对艺术之美的追求;读的经典著作《湖南农动考察报告》◁-,为形成实事求是、务实钻研的工作作风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读《人民政协诞生实录》•,了解到人民政协在诞生过程中,发生了许许多多影响深远的大事▷,涌现出许许多多功勋卓著的人,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人物事迹和感人故事激发了我作为一个政协委员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更加深刻理解了人民政协的初心和共识▷,与十九大提出的“中国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根本一致的,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光荣的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职责和使命。
——“善读”。就是善于选择对的书、好的书来读。习曾指出▷,领导干部普遍应当读三个方面的书: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第二•,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第三,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政协委员也应按照的要求,多读这三方面的书籍,特别应多多阅读学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论著、文集等。
——读书可以增添人生的温度,使人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大家杨绛先生通晓英、法、西班牙语。1978年她翻译的《唐吉坷德》出版,杨绛用钱钟书跟她的稿酬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帮助家境清寒的清华学子完成学业。目前,“好读书”奖学金本金已累计达1400万元。读书写作温暖了杨绛先生的灵魂和生命,她低调、通透、宁静、内敛,她悄悄隐身又用由内而外的智慧之美、醇良之美悄悄影响着这个时代。
——“讲读”-。就是把自己读的书讲给一个人或多个人听◇,这需要在讲之前认真阅读全书,对全书有一个更详细、更透彻的全面理解☆,并且要把自己对书的理解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和思考再讲给别人听,所以讲读是能够对书籍有更加深刻理解的一种非常好的深层次读书方式▷◆。